公司动态分类
保护 改良 修复 利用!榆阳草原(草地)生态持续向好

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,是名副其实的“水库”、当之无愧的“钱库”、货真价实的“粮库”、名不虚传的“碳库”。国土“三调”数据显示,榆阳区有草原面积324.65万亩,其中天然牧草地113.2万亩、人工草地3.2万亩、其他草地208.2万亩,占全市草地面积13.8%,全省草地面积9.65%。近年来,榆阳区坚持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,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统一的修复治理方式,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,自我更新修复能力得到明显提升,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,草原生态持续向好,走出了一条具有陕北特色的草原生态修复保护新路子。

保护 改良 修复 利用!榆阳草原(草地)生态持续向好(图1)

首次全面开展草原有害生物普查

为切实摸清全区草原有害生物种类、分布情况,科学评估榆阳草原(草地)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和未来趋势,推进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,服务新时期草原工作、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,今年6月起,榆阳区林业局组织草原工作站30余名工作人员“分兵五路”,紧抓外业调查最佳“黄金期”,克服沙区高温等困难,全面开展草原有害生物外业调查,经过1个多月的连续奋战,累计行程超过6000多公里,踏查线路约1500公里,完成标准地150个,踏查点156个的普查任务,采集制作动植物50多份。

“外业普查前,我们还聘请技术专家对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和实操培训。理论培训针对踏查路线的设置、踏查点的选择、标准地的布设、标本的采集、普查工具及APP的使用等内容开展。在现地对各种常见的鼠害、虫害、病害、毒害草等有害生物的识别进行了详细地讲解,并针对调查方法、标本采集、标本制作等重点环节进行了实操培训。”榆阳区林业局分管草产业的负责人说。

保护 改良 修复 利用!榆阳草原(草地)生态持续向好(图2)

持续加强草原生态改良修复

近日,在鱼河镇梁渠村的后山峁上,几名工人正在通过人工点播的方式种植苜蓿和沙打旺。“本地苜蓿、沙打旺都很耐旱、耐寒、耐风沙,能够在这里健康生长,符合我们进行草原生态修复的品种要求。”榆阳区林业局草业办王连军说哔咔PICACG漫画。

去年以来,榆阳区以“三化”草原(草地)为主攻对象,遵循自然修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原则,依托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重点工程,围绕群落优化配置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提升等问题,采用围栏封育、补播、施肥等方式,统筹推进草原生态改良与修复,分级精准恢复退化草原。对轻度退化的草原(草地)采用围栏封育的手段自然恢复,对中度退化草原采取人工补播种草的手段恢复,重度退化草地进行人工改良修复等综合性治理措施,对沟岔坡面植被稀疏的草地通过人工点播的方式进行精准修复。先后完成退化草原综合治理30多万亩,其中:围栏封育15万延米,补播改良近两万亩,人工种草近万亩,草原有害生物防治8万亩,促进了草原植被恢复、增加了草原生物多样性,改善了草原植被群落结构,提升了草地修复的精准度和修复质量,有效遏制了草原沙化退化趋势,实现了“小面积建设,大面积保护”目标,为提升草原碳汇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保护 改良 修复 利用!榆阳草原(草地)生态持续向好(图3)

科技助力草原生态修复

“通过前两年连续补播,后两年跟踪监测,试验区植物长势良好,植被高度平均30厘米以上,较未补播前增加5倍;植被盖度达80%以上,较未补播前增加2倍以上;鲜草亩产量由未补播前不到100公斤增加到330公斤,较原来增加2倍;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未补播草地,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”。来到巴拉素镇新庙滩村,站在九三学社中央在榆阳试验的300亩天然草地前,榆阳区草原工作站站长张利平说,未试验前,该区域pH值为8.7~9.1,是全国22个试验点盐碱度最高的地块,通过4年的持续试验,该地块pH值明显降低。

近年来,九三学社中央在榆阳连续开展草原免耕补播修复试验,就是在不破坏或者尽量少破坏原有植被的前提下,通过免耕补播的方式,对天然草地补播适应当地自然条件、营养价值高的优质牧草,如黄花、紫花苜蓿、披碱草、无芒雀麦、草木樨等,增加天然草地植被多样性和覆盖度,最终实现提高天然草地生产力的目标。通过连续四年的试验,试验点盐碱化逐年下降,植被盖度、草种多样性、鲜草产量都得到明显提升。

今年,榆阳区又与国家牧草产业体系合作,进行“集约化牧养”试验,就是在灌溉条件下,对天然草地进行多样性补播,以牧草存量为依据,控制轮牧时间和频率,实现养殖高密度,轮牧高强度,精准提升区域内草原自我修复能力。国家牧草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、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英俊教授说:“借用新型设备和相应修复技术,有望让退化草原(草地)快速恢复生机,且长期保持哔咔PICACG漫画。”

此外,为了切实破解草原(草地)生态修复治理难题,榆阳区还与中国农业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榆林学院等院校合作,重点寻求植被低扰动快速恢复、草地综合复壮、土壤定向修复等方面的突破。先后引进30多种牧草、生态草开展引种试验,初步筛选出适合榆阳气候、土壤条件的牧草和乡土草种,并在小范围示范种植。

保护 改良 修复 利用!榆阳草原(草地)生态持续向好

保护 改良 修复 利用!榆阳草原(草地)生态持续向好(图5)

强化草原生态宣传和保护

恢复植被,仅是第一步,持续管护、防火、防病虫害等,是草原管护者的共同课题。在“全覆盖、严管控、零容忍”的管护下,榆阳区草原生态修复与保护实现了植被盖度、草原质量、综合效益“三个增长”。一是严格落实草原保护制度,确保草原质量不下降、用途不改变,依法将草原保护纳入生态红线、纳入“林长制”考核范畴,严格禁止开垦草原,严禁擅自改变草原用途。二是强化草原执法监督,严厉打击各种人为破坏草原、非法侵占草原等违法违规行为。三是强化草原监测,持续对26个样地,87个基况调查点和外来入侵物种、变化图斑进行动态核实监测,基本获取了全区草原类型、分布、质量、结构、利用、退化状况以及变化情况和趋势,为科学指导草原保护、系统修复、利用与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
保护 改良 修复 利用!榆阳草原(草地)生态持续向好

同时,榆阳区还充分利用“草原保护日”活动,深入乡镇村组林草区,向群众进行保护草原生态宣传教育,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、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,真正转变生产生活方式,自觉保护草原(草地)生态。

草原(草地)植被就像皮肤一样呵护着大地,发挥着保持水土、涵养水源、固碳释氧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。“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是一项复杂、长期而且艰巨的工程,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’理念。虽然只增加了一个‘草’字,却把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纳入生命共同体中。这是对草原生态地位的重要肯定,对统筹推进‘山水林田湖草’生态系统综合治理,促进榆阳林草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,我们任重而道远。”榆阳区林业局局长秦刚呼吁说。

作者:王霞 本报记者 曹义


哔咔PICACG漫画
{Copyright © 2022-2026 哔咔PICACG漫画 版权所有 | 网站地图